金莎游艺场9159-9159金沙官网

书记信箱 院长信箱

91590金沙游艺场

用渭南红色文化力量厚植学生爱国情怀--91590金沙游艺场“文化育人”典型案例

发布日期:2022-01-12

作者:

来源:

点击数:

用渭南红色文化力量厚植学生爱国情怀--91590金沙游艺场“文化育人”典型案例

吴 亭

一、目标思路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和国是红色的,不能淡化这个颜色”。近年来,91590金沙游艺场坚持以红色文化资源作为“三全育人”工作的重要文化育人手段,扎根渭南、扎根校园,积极挖掘本土红色资源,充分发挥校史红色资源优势,涵育校园文化红色特质,深入推进红色资源进校园、进教材、进课堂,让红色文化在立德树人中发挥更大作用,培养大学生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怀,强化新时代大学生的爱国意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让身边的红色故事孕育出矢志报国的人生之志。

二、实施举措

发掘和利用红色文化对青年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这是学校建构富有高职教育特色大思政工作格局的重要内容,也是高校发挥校园文化育人功能的重要方面,而具有地域特色和校本特色的红色文化教育更富有贴近感、亲切感和真实感。基于这一认识,91590金沙游艺场多年来,坚持发掘渭南本土和百年办学历史中的红色资源,培育具有红色基因的工匠精神,持续实施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和文化育人创新。

(一)推进红色文化进校园,拓展文化育人内涵

渭南具有悠久的革命历史、丰富的红色资源和深厚的红色基因,在陕西革命史上留有浓墨重彩的一笔。从这片红色热土上,走出了习仲勋、王尚德、张宗逊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发生了渭华起义、八路军东渡黄河、荔北战役等重大革命事件,大批共产党人在这片热土上谱写了感天动地的英雄壮歌。这些辉煌的革命历史给渭南留下了丰厚而闪耀的红色资源。

为充分发挥渭南红色资源富集优势,打造校园文化庞大“资源库”,推进红色资源进校园,学校分别与渭南市委党校、富平干部学院、渭华干部学院等9家单位共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和红色教育研学基地,校地协作开展红色精神和红色文化研究。同时,聘请8名渭南本土红色文化专家为客座教授,使生动鲜活的红色文化走进校园、深入课堂,借助于红色文化内涵不断深化文化育人工作力度。聘请10名市内红色教育基地的优秀讲解员为大学生校外辅导员,通过他们的精彩宣讲,渭南红色故事走进了校园,激发了广大师生爱国热情和报国之志。组织师生赴习仲勋墓园、蒲城永丰烈士陵园、渭华起义纪念馆、澄城壶梯山战役旧址等地开展现场教学,重温革命历史,接受红色教育洗礼,激发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巨大热情。另外通过志愿服务、党团活动、大学生“红色筑梦之旅”等强化红色品牌活动,受到校内外关注和好评。

(二)推进红色文化进教材,丰富文化育人载体

“坚定信念、听党指挥、不怕牺牲、矢志奋斗”的渭华起义精神,“坚定理想信念、实事求是、一心为民、光明磊落”的习老精神是渭南红色教育资源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激励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精神密码。

学校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结合青年教育特点,推出了《习仲勋的故事》红色有声教材53期,三个微信公众号同步推送,并被“学习强国”渭南学习平台收录播放,收听量26万余次,掀起学习“习老精神”的热潮。同时,马克思主义学院还推出了 “红色渭南”、“在这里,读懂英雄”、“红色印记·渭南”等线上红色读物,广大青年在深入了解渭南这方红色热土的同时,理想信念更加坚定,红色力量更加壮大。

(三)推进红色文化进课堂,实现文化育人目标

116年的办学历史,就是一部追求光明、追求革命的历史,这些红色资源,是我们落实立德树人、实施铸魂培根的宝贵财富。学校充分发挥红色校史和地方红色资源优势,开发红色校史和地方红色资源特色课程,以优秀校友和地方革命人物在不同历史时期做出的卓越贡献为主线,从红色历史、红色故事、红色人物等角度切入,相继推出《西北野战军在渭北》《革命先辈习仲勋同志的精神风范和家风》等特色课程,印发《校史丛书》《校友通讯》《红色校史英模》等,制作《二师星火》《献身革命的红色校长——王授金》等视频,激励青年学生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广大教师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对学生进行红色思想教育,把《习仲勋的故事》等红色有声教材、线上学习读物的内容融入课堂教学,使红色思想教育和课程思政建设有机融合,通过开展对话式、专题式、互动式教学,撰写教育案例,打造红色课堂,点燃学生信仰之光。

(四)推进红色文化艺术实践,强化文化育人效果

学校积极打造红色艺术作品,借助红色文化艺术实践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了解和学习红色精神,推进红色艺术实践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2021年7月1日,在学校举办的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风华正茂”文艺晚会上,以丁本淳、陈吾愚等校友为原型、师生共创共演的红色情景剧《二师星火》,引发强烈共鸣。同时,大型歌舞剧《太史公歌》《献身革命的红色校长——王授金》等一批红色文化成果陆续推出,进一步浓郁了党史学习的文化氛围,深化了党史学习体验,强化了文化认同和价值认同,达到了情感融通。

(五)推进红色文化教育帮扶,延伸文化育人社会职能

学校“阿里班”师生入学“第一课”就是开展校史教育。精心组织校内参观,了解百年办学史和革命史。使阿里师生在红色文化影响下融入学校生活。组织阿里师生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参观访学,及一步提升爱党爱国的情怀。5月21日,我校“阿里班”师生演唱的歌曲《唱支山歌给党听》荣登“学习强国”渭南平台。派遣援藏教师工作队,成立援藏工作临时党支部,以红色文化为引领,发挥教育援藏重要功能,将渭南地区和学校红色文化基因深植雪域高原。

通过红色文化教育,不断增强少数民族学生的民族归属感、文化认同感,坚定自觉地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三、经验启示

(一)紧跟新时代发展需要,增强青年学生历史使命担当

发掘和传承校本红色基因,有助于青年学子铸魂筑梦、成长成才,增强他们对渭南本土、学校历史红色文化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自豪感,进一步使他们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紧跟新时代发展需要,增强青年学生历史使命担当,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二)充分发挥新媒体平台作用,助力文化育人成效最大化

构建传承机制。形成宣传统战部、马克思主义学院和校团委齐抓共管、合力育人“三位一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机制,以官方、团委、马克思主义学院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资源整合的推送宣传机制,从网络碎片化时间入手,提高师生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确保红色文化育人成为常态、落到实处。

培养红色传人。始终聚焦师生思想政治素质这一根本指向,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塑造人这一根本方法,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一“总开关”,发挥网络平台优势,开辟铸魂育人新境界。

(三)服务国家战略决策,注入援教工作红色血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变藏区面貌,根本要靠教育。学校对口帮扶西藏阿里职校,让阿里师生在91590金沙游艺场感受党的民族政策,接受红色文化熏陶,为阿里培养一批批红心向党的马背上的医疗、教育工作者。

援藏的教师队伍成立了援藏工作临时党支部,将渭南地区和学校的红色文化带到云端阿里,让阿里职校的师生进一步接受爱国主义的精神洗礼,增强扎根阿里、服务少数民族地区的信念和使命担当。

(四)服务地方文化建设,提升基层群众爱国热情

学校将红色资源打造传播的过程中,能够有效的利用文艺作品把渭南地区和学校真实感人的红色故事送到基层,能够快捷的服务地方文化建设。特别是《习仲勋的故事》在学习强国学习平台上的推送,以及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风华正茂”文艺晚会在全网直播,在激发群众学习渭南红色历史,探寻学校红色办学史,提高全民爱国热情方面产生较大的积极作用。

(五)服务学校中心工作,推进学校各项事业发展

学校党委将红色教育作为师生党员教育的重要内容,通过红色文化的力量,开展灵活多样的教育活动,推进学校中心工作发展、与铸魂育人同向同行,引导广大师生党员从红色资源中汲取精神力量,提升党性修养,从而筑牢了学校发展的根基、培育了学校发展的灵魂,为学校各项事业的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关闭